TOP

最新消息

双B、捷豹车主为何改开特斯拉?4张图表证明:汽油车真的不潮了

引领特斯拉冲上全球车厂市值王、连4季获利,马斯克空降世界第4大富豪,台湾供应商跟着起飞。《天下》直击长春、和大等加紧扩厂,电动车梦有望成真?


特斯拉的时代来了!因股价暴涨,八月中旬,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已成为彭博亿万富豪排行榜上全球第四有钱人,挤下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创办人。图片来源:Getty Images

「不疯魔,不成活」,形容49岁的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(Elon Musk)再贴切不过。

马斯克究竟是谁?让太空旅行成为日常的火箭公司SpaceX,是他创的;把太阳能结合屋瓦的SolarCity,是他的;正在加州打造地下隧道的钻洞公司(The Boring Company)也是他的。

「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两位CEO,一个是贾伯斯,一个是马斯克,」广告名人徐一鸣不掩崇拜,对特斯拉股票钻研至深,「我买进就从未卖过,当作对特斯拉的信仰。」

全球对空污的厌恶及减碳承诺,已成电动车成长最大驱力。特斯拉革命的不只百年汽车,更凸显全球对零碳经济的追求。
全球疫情当头,特斯拉却在美股横空出世。8月,特斯拉股价冲破2000美元。尽管在全球卖车还不到100万辆,市值却突破3800亿美元,已是丰田的2倍,成为全球最值钱车企。

特斯拉的魔性魅力
疯狂马斯克,打造车界iPhone

7月下旬财报,更引起万众瞩目。创业17年来,首度连续4季获利,外界预估最快9月底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。

徐一鸣甚至认为,特斯拉未来的市值有可能超越苹果,「因为它的自主研发跟垂直整合很强,不仰赖其他人代工。」

「这是特斯拉的世界,我们其他人只是跑龙套罢了,」美国投资银行分析师艾夫斯(Dan Ives)说。

马斯克12岁得到第一台电脑,就靠着自学写出游戏,连大学生都惊艳。「他读大英百科全书,过目不忘,我都叫他天才男孩,」马斯克的母亲梅伊在书中写道。

他的性格冲动,爱开玩笑。

马斯克曾在推特发文透露要让特斯拉下市,引发股价暴跌,美国证管会认为他企图影响股价,重罚2000万美元。

他爱恨分明,常跟投资人赌气。

他曾寄了一箱短裤给放空特斯拉的对冲基金创办人安霍恩(David Einhorn),今年更将「放空短裤」(Tesla short shorts)上架销售,下单後要等半年。

「马斯克要打造车界iPhone,」BBC报导写道,「彻底改变大家对车的看法,非买不可。」

爱他也好,恨他也罢,但你不可能忽视他。这说的是特斯拉,更是马斯克。「很多人都因为是马斯克粉丝,而成为特斯拉车主,」宅电顾问公司执行长陈青佑说。

双B、捷豹车主,也变「特粉」
走进桃园龙潭的绿色发妆品牌欧莱德总部,会发现停车场有3支电动车充电桩。

因为欧莱德才300多位员工,就有5辆特斯拉,包括创办人葛望平、总经理蔡怡颖、副总周晓鸣与葛丽利,都是「特粉」。

欧莱德董事长葛望平(左2)与多位主管,都爱特斯拉,今年还要把公司充电桩增加到6支。(刘国泰摄)

葛望平从双B换特斯拉的原因,除了本身对废气敏感,其实是一次亲身体验,让他印象深刻。

2016年,他到荷兰出差,「以前阿姆斯特丹机场排班计程车,都是黑色双B车,但这次却全是特斯拉。」

他与同事包计程车到布鲁塞尔,一路上快速、平稳,司机甚至「放手一搏」。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超强,司机甚至跟我们玩牌,」葛望平笑说。

「电动车的未来已经来了,」他在2年後购入Model S,更鼓励其他主管跟进。

电动车盛世已到
像每个月开新车,还不用频繁保养

1885年,德国工程师卡尔.宾士发明第一辆汽车。「从马车转换到汽车,只花了40年,」美国前能源部长朱棣文说,百年前,马车在纽约造成的污染,是驱动交通快速转为汽车的主因。

如今历史即将重演,电动车将取代排废气的汽车。但是谈了这麽久电动车革命,为什麽这次是真的?

最主要原因是:成本。

油车保养的「五油三水」变成「一油一水」,节省可观费用。德国电动车名人凡格明根(Hansjörg von Gemmingen)的特斯拉总里程数超过一百万公里,五年来维修费用仅约45万台币。

「5到10年内,电动车总成本(包括购车、保养、燃料与排碳)会降到与燃油车相当,」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(ICCT)的报告指出,将有愈来愈多消费者,将电动车列为购车首选。

欧莱德副总周晓鸣,开Model S刚满1年。从台北到龙潭每天通勤的他,原本开捷豹(Jaguar),1个月油钱动辄上万,1年碳排5吨。换成特斯拉後,碳排减八成,公司又有充电桩,省去油费和保养费。「开了2年没保养过,」另一位副总葛丽利也说,过去开油车,半年就得进厂1次。

「其实跟绿建筑很像,」葛望平说,欧莱德总部就是一例,初期投资成本较高,但如果把生命周期省的能源都算进去,未来还可能减碳、卖碳权。他会买特斯拉,也是因电动车符合公司绿色减碳宗旨。

第二个原因:科技联网,车子愈开愈聪明。

过去7年,特斯拉共推出约150次OTA升级,导入全新功能67次,优化使用者介面64次。

「就像每个月开新车,」周晓鸣说,最让他惊艳的是,一开始买车没有行车纪录器,後来因车主要求,直接从云端新增功能,搭配现有车载镜头,不需更换硬体。

「我常问别人:是苹果电脑还是微软电脑贵?」葛望平说,他後来悟出:微软电脑价格较便宜,但更新要付钱;苹果虽贵,却可免费更新。「特斯拉就像苹果,」他笑说。

里程焦虑有解,魔术数字成真

第三:电池革命成真,魔术数字已达成。

马斯克不只卖车,更要让全世界使用低碳能源。5年前,他成立特斯拉能源,後又收购太阳能电池厂SolarCity,2017年把公司从「Tesla Motors」改名「Tesla Inc.」,宣示更大野心。

特斯拉已在澳洲打造出全球最大虚拟电厂,5万户家庭安装Powerwall储能设备,现在也已进军台湾。

台电虚拟电厂今年7月开标,储能电池供应商就包含特斯拉。去年在竹北生医园区的智慧电网示范机组,得标厂商华城电机也使用特斯拉系统,打造台湾唯一非货柜式的户外型储能系统,假若停电,可供电给园区4小时。

「因为特斯拉储能技术非常顶尖,」华城电机执行长许逸晟说,与台湾系统相比,同体积设备,特斯拉储电量多五成。

随着电池技术进展,电动车的「里程焦虑」也将成过去式。

6月初,出现震撼全世界的数字:200万。

全球第3大车用电池厂宁德时代宣布,正在开发给特斯拉的新电池,总里程数可达200万公里,寿命长达16年。比一般电池寿命翻倍、总里程增8倍,生产成本仅高不到一成。

在电动车业界有个「魔术数字」:100美元。意味着,电动车用锂电池成本,每度电若能降到100美元,电动车的生命周期总成本,就会跟燃油车相当。


这个点何时来到?BBC报导认为:「已经到了。」9月22日,特斯拉在「电池日」,可能就会做出惊人宣布。

全球供应链跟着飞
特斯拉插旗德国,福斯紧张

眼看特斯拉崛起,观望的车厂都改变了。

百年欧洲车厂一开始怀疑,想看特斯拉做得如何?「这2年他们终於醒了,」工研院产科国际所分析师谢騄璘说。

因应减碳趋势,各国政策鼓励淘汰燃油车。谢騄璘说,从中国、美国到欧盟,都有积分制,要求车厂朝向节能或提高能效,生产耗油产品会得负分,未来可能被课碳税。

专做电动车减速齿轮的和大,董事长沈国荣透露,他们的客户早就不只特斯拉。「英国、德国品牌都有,很多客户要送样,」他说。

特斯拉威胁在前,汽车企业不敢怠慢。里昂证券报告指出,5年後全球将有近330款电动车,是现在的2倍。

全球汽车龙头德国福斯,未来5年将斥资300多亿欧元投入电动化,打造欧洲最大电动车厂,推出20多款全电动车,目标成为世界领导品牌。


位於柏林东南方的德国特斯拉超级工厂,占地300多公顷。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资深经理斯凡特(Stefan di Bitonto)曾多次带投资人拜访,目前施工进度并未被疫情拖慢。

有了特斯拉这条「鲶鱼」,德国车厂无不加快电动车部署。「上次有新的汽车制造商在德国盖整车厂,都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了,」斯凡特说,有新竞争者,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
特斯拉将在德国市场占一席之地。他说,德国10年前就定出发展方针,要成为全球电动车最大市场以及供应者,所有车厂都推出新电动车款,万箭齐发。

去年特斯拉交车数近40万辆,超过前2年总和,今年目标50万辆,全球需求强劲,去年发表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,接单已超过65万辆。

接单接到手软,扩厂都来不及。特斯拉上海的超级工厂年初刚投产,现在已开始扩建第2期,为明年的Model Y做准备。

过往特斯拉曾遭遇生产瓶颈,连马斯克自己都形容为「生产地狱」,如今随着技术成熟,特斯拉已进入「生产天堂」。

当特斯拉领头,电动车起飞已势不可挡。

和大董事长沈国荣说,许多欧洲国家2030年禁售燃油车,未来几年就可观察到油车与电车交叉。

「马斯克提出电车取代油车,大家一开始不看好,但北欧国家积极响应,现在已是全球主流,」沈国荣说,「地球过度开发,大量污染与碳排放,该有所改变了。」

台厂准备好了!迎接10倍大未来

但台湾电动车爆发关键,还是充电基础设施。目前全台仅2000支充电桩,未来每个角落都是充电站,从咖啡店、饭店到百货公司,吃饭逛街顺便充电,不用特别跑加油站。

华城电机不仅与各大车厂合作建置充电设备,也推出自有品牌EValue,图为执行长许逸晟。(王建栋摄)

华城电机执行长许逸晟说,华城研究3年,投入数亿开发EValue品牌,将电动车充电站结合太阳能、储能,并串接後端金流。2016年,特斯拉找上华城做充电设备,全台湾18座超充站,就有一半是华城做的。

今年开始,华城更要帮保时捷和宾士建置超级快充。许逸晟透露,华城预计今年要做至少5个快充站、150支充电桩,「未来几年是好几倍的成长,」他说。

改变发生,没有台湾不行。

特斯拉供应链的要角,包括做减速齿轮的和大、做电池管理线束的贸联、为了松下电池将铜箔做到最薄的长春等,都积极赶工、扩厂。

「特斯拉供应链七成五有台湾成分,」沈国荣说。而特斯拉只是切入点,台厂供应链看的是全球电动车市场,未来10年将至少10倍成长。

「零碳经济绝对是未来,」葛望平问:如果一家企业跟永续环保无关,10年後还会存在吗?
特斯拉创业17年来,今年首度连4季获利,已为电动车拚出一条康庄大道。台湾电动车供应链,也已系好安全带、踩下电门,跟着特斯拉一飞冲天。